第66章-《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第(2/3)页
哎哟那花,哎哟那树,还有那凉亭,亭下水里还有锦鲤鱼,这官老爷可真会享受,假山怪石都造的意趣横生,怪好看的呐!
不买东西,光进门看个新奇,就够吸引人流了,何况经过改建,那前厅大堂以及两侧厢房,都摆满了各种从北境运过来的新奇物,保川府商贾忍痛赞助的亲民价生活用品,以及抄手游廊上,各种手帕香巾香囊等手工艺品,孩子们看了走不动道,挑挑捡捡,终是花个十几二十文。
后宅开辟出来的卖场就更不得了,直接给各种小食摊子爆火的机会,往常只卖早点的,这会儿也顾不得休息了,赶紧租了场地来摆夜宵,新从北境引进的炸豆腐干,各种耐存放的豆制品试吃摊,以及平民百姓们以往连见都没见过的纯米酒酿,哎哟,那白花花的是米哎,来一碗,兑点糯米丸子,撒点红豆腌果子干,带着婆娘孩子找块风景好的花树底下一坐,那体感,也跟自己是这座大宅的主人似的,有种乐不思蜀的归属感。
等扶着肚子出了门,才知道那特意在两边做出来的滑坡是干嘛用的了,空着手进去,满载而归的出门来,东西搁不下手,可不得叫了独轮车顺着滑坡上来接么?那一辆辆排着队等叫车的推手,服务态度那叫一个殷勤,前前后后帮忙把东西往车上挂,完了还问您家孩子要坐么?没事,我推得动,加两三文钱坐个小人省得抱了。
一晚上跑几个来回,挣的不比白工少,那叫一个劲杠杠的精神。
至于人多忙而不乱的问题,那自有官吏带着衙差来回巡视的功劳,以及从府门前开始搞起来的限流道,一边只许进,一边只许出,从进门右走,尔后往右首处拐沿抄手游廊,往东西厢房,再到前厅正堂,至于后院那处,穿花拂柳后自有规矩在,然后在逛完一圈,消费一路后,再从左侧门边出来,至门前书吏的案前,凭购物单据上的红戳戳,兑满赠礼物。
所有经营管理规章制度,都照抄的北境最大商超店,王听澜为了她的妇协部能在江州站稳脚跟,可谓是尽心尽力的帮着崔闾将这块业务抬上桌,一举解决了目前衙署财政上的赤字问题。
开业小半月,可谓日进斗金。
崔闾当然也投桃报李,在衙署前院办公地,特辟了一处单门院落,作为新部门妇协部的办公点,给足了来求助的妇人安全感,让她们可以尽情的将委屈和所需要帮助的事情,说出口,且不用担心被人听了去。
为此,他还专门招了面容温和,性情敦厚的女衙差,让她们跟着王听澜身边学习,毕竟她不会久留在江州,待妇协部走上正轨,也是要回北境去的,因此,为了不至于在她走后让妇协部成虚设,经由崔闾点头,她开设招募条件,严选考核,又经过带班指导,最终替新部门暂时敲定了六名办事员。
知事董成功,这会儿算是切身体会了什么叫真正的成功,这卖场商超怪不拉几的名字,立起来时还挺蒙圈的,等真正开起来后,他就懂了这其间的门道,跟着目前还在府经历位上的崔榆,两人忙前忙后落实小细节,崔闾只抓大面上的管理,比如进货渠道的谈判,与北境那边的官方联系,但落实到位的小细则,就得由他二人去做,每天那叫一个脚不沾地,忙的天天睡班房,家中婆媳差点以为他们开小差去了呢!
等到每日收益打的算盘冒烟,轮班的衙差领了丰厚的工钱回家,这下子,整个衙署内所有的胥吏书办们,再也不抱怨干活辛苦了。
崔闾上位两个月,那是把人真当驴使,没办法,所有事都挤在了一起,他连原班衙署人马都没怎么动,小错的罚了一顿板子,大错的才撵走,为的就是接下来的忙碌日,好有人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