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立宋》


    第(2/3)页

    贾似道斟酌一下,挺起腰板缓缓的开口:“不过,大人提的条件……实在有些过了。”

    “过了?”忽必烈皱眉,把眼睛又瞪圆了几分。

    “着实过了,这江北之地,本是我大宋疆域,大人一句话,就要全划给蒙古国,岂不是过了?”贾似道看着他的眼睛,不卑不亢:“何况江北土地上,我大宋从两淮到襄阳,驻防军兵何止百万,百姓也皆是汉人,蒙古国哪里来的那么大胃口,吃得下吗?”

    他用手指指节敲了敲桌子,加重语气。

    忽必烈呵呵两声,冷笑道:“那依大人的意思呢?”

    “以黄河为界,两国守着河岸而治,互不相侵。至于赔款岁贡,可以商量。”

    听了贾似道的还价,忽必烈鼻孔里哼了一声,端起面前的一盏茶,伸嘴吹了吹水面的浮沫,品了一口。

    “上好的西服龙井,汉人的茶,果然醇厚。”他赞道。

    贾似道斜眼瞥他:“想不到忽大人长居草原,风吹日晒,也对中原茶道有所了解,一口就能品出茶叶产地,倒是让本官想不到啊。”

    忽必烈仿佛没有听出这话里的讥讽味道,低头把茶盏轻轻放下,自顾自的道:“也不知这西湖龙井一年能收几何,如果我大蒙古国占了产茶地,够不够大汗麾下诸多勇士们分的。”

    贾似道的身子,抖了一下。

    忽必烈抬起眼皮,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贾大人说宋国在江北,有百万之众,依我看来,却是真假不定。”忽必烈继续说道:“这次征讨河南叛军,蒙古国部落出动的不过两千人,其余都是汉地万户,合计人数不过十来万人,就能在两淮至襄阳一线横推,所到之处未逢一战之将,用你们汉人的话来说,就是摧枯拉朽!贾大人的百万之众,且不论有没有那么多人,就算有,在我看来,也不过是草原上的羊群耳耳!”

    贾似道的身子,又抖了一下。

    他想起了不久前,出现在襄阳城下的蒙古游骑。

    忽必烈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动作,眯起眼把身子朝后仰了仰,笑道:“漠南汉地,本是金国土地,宋国不据有已有百年之久,当初灭金,宋国也没出多大力,都是我蒙古国铁骑功劳,现在贾大人说要收回去,岂不可笑?俗话讲嫁出去的女人不认娘家,丢了的国土,难道凭嘴皮子就能收回去?”

    “所以啊,这江北之地,既然宋国没有掌握,划给我们也没有损失,至于赔款岁贡,宋国以前同样年年给西夏金国送吗?蒙古国比他们要强大得多,多给一些,也是理所当然,这是宋国朝廷的银子,又不是大人私人的,多少又怎样呢?贾大人这么一想,是不是就能明白了?”

    他把身子又靠过来,向贾似道凑近一些,笑意更加的浓:“而且,你我谈妥,两国议和,对大人来说,是莫大的功绩,只要我放出话去,旁人来找我谈,都不行,唯有贾大人来谈,才有议和的可能,到时宋国皇帝大喜,贾大人这腰带服色,大概又要升一升了。”

    贾似道微微抖动的手,停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