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汉军八万户-《立宋》
第(2/3)页
因为大蒙古国风气就是这样,大汗的位置,能者居之,不像中原王朝,谈论皇帝宝座就是大逆不道,杀你满门都是应该的。
在这边,只要你不是在街上大声的说,自己在一起说点这个,外人听不到,没人会把你怎样的。
故而这话一出,座中的人都做出了然的神情,从龙有功,扶助忽必烈这个对汉人不那么敌视、又肯听取汉人建议的蒙古贵族上位,早已是在座诸人心中夙愿,赵壁的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懂。
忽必烈也心知肚明,点着头道:“言之有理,姚枢当年在我身边的时候,也多次这么教导我,可惜啊,姚师跟我去大理时,被宋兵抓走,了无音讯。我托人去宋廷探知,听说被一个宋将杀了,着实可惜,实在可恨!”
窦默和姚枢私交很好,屋里的人,很大部分也是姚枢从各地蒙古人的占领区里保下来并引见给忽必烈的,对姚枢有或多或少的情谊,此刻提到姚枢,都落下泪来。
“姚师与我亦师亦友,此仇不共戴天,如有一日我大计得行,据有南方,一定把杀害姚师的凶徒找出来,亲手剐了此贼的心,为姚师祭祀!”忽必烈拍着椅子扶手,斩钉截铁的咬牙发誓,听得座中的汉臣,感动莫名。
“殿下,这话姚师如泉下有知,一定会欣慰的。”子聪和尚站起身来,宣了一声法号,由衷的道。
忽必烈挥挥手:“此乃我心声,不吐不快!我接着说,此去漠南,千头万绪,我们该如何着手,诸位有没有良策教我?”
众人交换一下眼色,都很有默契的把目光投到了窦默身上。
窦默在众人里,资历最老,他是继任耶律楚才中书令位置的热门人物杨惟中的挚友,当年窦默和姚枢都是经由杨惟中推举才入了忽必烈的门下,与忽必烈关系非同一般,跟耶律楚材在漠南也呆了很久,对那边的情况非常了解,忽必烈的问题,他来回答再恰当不过。
窦默责无旁贷的站出来,朗声道:“殿下,漠南汉地,其实都是金国故土,脱离宋人控制已经很久。而金人治国,喜欢用汉人治汉民,靠册封的汉官管理庶民。百姓不识朝廷,只认各地镇守汉官,窝阔台大汗灭金,为了不在漠南白白保持大量军力,也效仿金国,册封了八个万户留守,镇守汉地。”
“耶律楚材大人能在漠南推行课税所推得风生水起,成果斐然,断然离不开这八个万户的支持。这个八个万户,又分先后,以刘黑马、史天泽、扎刺儿为成吉思汗时期就投靠我们蒙古的为先期万户,灭金后过来的张柔、邸顺、严实、张荣、郝和尚为后期万户,他们才是漠南真正的主人,各自的封地,组成了大蒙古国在漠南的疆域。”
“所以说,殿下过去,首要的就是取得这些万户的支持,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殿下能否在漠南站住脚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