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托孤-《立宋》
第(3/3)页
“但是。”他加重了几分语气:“除了他,还有谁呢?”
“官家削我的职,摆明了对武夫防范的态度,说难听点,就是削蕃。这是从太祖太宗皇帝时候就传下来的传统,谁也拦不住,谁也挡不了,大宋文臣治世,几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既然武夫朝廷不用,那只用用文臣了。纵观朝中碌碌众官,能当得起京湖制置使重任的,挨个数过来,一个巴掌都用不完,这个位置,不是能写几篇花团锦盛的文章、作几首传世千古的词就能当得下来的。”
“要有魄力,要懂军事,又要通民政,杀戮果敢,一言九鼎。说白点,即是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京湖地势复杂,情况艰难,能在这里顶住的人,将来封坛拜相,都是可能的。”
“所以啊,我推荐了贾似道,我知道,他跟你们有些矛盾,但为了大宋安危,希望你俩能以大局为重,把个人恩怨放一放,集中精力匡扶社稷,否则大宋有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们个人的小算盘,又在哪里生根呢?”
话说得太直白不过了。
王夔面目深沉,点点头,低声道:“我明白了,大人放心。”
孟珙叹了口气,闭目休息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
“我手底下,有些跟了我好多年的人,他们或耿直,或聪慧,或长于战阵,或精于计算,都是我这么些年,锤炼出来的人才,都跟我一样,有一身的臭脾气,一般的人,压不住他们。我想了很久,如果让他们留在京湖,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跟新上任的制置使,难免有些冲突,触了霉头,迟早被压制憋屈,大好的身躯,白白浪费。”
“所以啊,我想让他们到四川去,到你们那里去,你俩考证一番,择其精锐,人尽其用,也算不负这些人跟随我多年,我也跟他们有个交代,算是好好的安置了。”
宁武军节度使下的人才!
这是在托孤吗?
王夔和长孙弘心中,如早上初升的太阳,顿时放射出万丈光芒,全身都暖洋洋的热血沸腾,心头的狂喜,差点压抑不住的要笑出来了。
孟珙一生戎马,麾下能用的将官都是大宋有数的人才,放在哪里都是堪用的,他一句话,就把他们给了四川。
恩深似海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