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矛与盾-《立宋》
第(2/3)页
“我们无马,无可纵横之军,攻是没法攻出去了,当然,我不是说石门蕃蛮兵比不上北虏,只是针对马军与步卒来说事。”
王夔看了一眼长孙弘,长孙弘微微颔首,表示他说得对。
于是王夔继续道:“既然没法对攻,只能守了,西川多山,二哥和我能够惨胜一场,靠的正是川峡地貌。山如堤坝,当得了汹涌洪流,北虏入川,于山中似蟠龙入泥塘,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粘上一身泥巴,你我兄弟加官进爵,正是依赖群山厚障。”
话音落,他把酒杯重重的顿在了桌子上。
长孙弘的击节声同时响起:“哥哥说的极是!”
这回换做长孙弘站了起来,在屋中来回度步。
“北虏生于大漠,长于草原,逐水草而居,一生漂泊,马上的本事无人能敌,他们的男子,从能站得起来的年龄开始就是战士,马对他们来说,比妻子儿女还要宝贵,这样的民族,一旦在空旷的地方跟他们开战,除非有比他们更强的骑兵部队,否则都是死路一条。”
他停下来,看着王夔道:“哥哥听说过矛盾的寓言故事吗?”
王夔错愕,摇摇头。
长孙弘拍拍脑门,然后给他讲了一遍春秋时的这个故事。
然后问:“北虏锐利,像什么?”
王夔目光一亮,立即道:“像矛!”
他是极聪慧之人,立刻又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像盾一样,练一支精兵出来,抵住如矛一样的北虏?!”
“不!北虏锐利,当然像矛,不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所以他们也是盾,他们即是最锋利的矛,也是最坚固的盾!”长孙弘道。
王夔眨着眼睛,显然有些跟不上长孙弘的思路了。
“南边缺马,所产的马也是四肢短小不善冲刺的驮马,跟北虏的马比起来,差距很大,这样的马成军,也要跟他低上几个档次。”长孙弘走到了门边,极目远望:“我们练兵要练,但光靠练兵,是抵不住团结统一的北虏的。”
“.…..二哥的意思是?”王夔情不自禁的站起来,似乎觉得自己抓住了一点头绪。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长孙弘赫然转身,双目发亮,身如磐石面如坚玉:“我要让他们分裂,让他们像成吉思汗统一大漠之前一样,自相残杀!唯有如此,方能解大宋之祸!”
说到这里,王夔终于明白过来,长孙弘坚定的要北上的目的何在了。
他张张嘴巴,还想发表一些反对意见,却徒然惊觉,好像没有理由了。
是啊,光靠练兵,就能抵住北虏了?
朝廷练兵数十载,于北面、西南、西北先后用兵无数次,战争几乎贯穿大宋一朝,从无连续十年不用兵的情况出现,名将如云,悍卒无数,每年花在军队上的钱财以百万计,不可谓不用心练兵。
但结果呢,战非战,和非和,不上不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