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破城-《立宋》
第(2/3)页
“所以啊,大汗的想法,自然是错误的,但要改变他,很难,起码现在很难。”忽必烈摇摇头,走来走去:“抢回去的物资堆成了山,抢回去的奴隶队伍一直从利州延绵到汗庭,这时候去跟他们讲道理,谁听得进去?”
他停在姚枢跟前,无奈的拍拍如山的簿册,道:“不过不管怎样,把这些带回去,总是有用的。”
姚枢起身,拱拱手,淡然的道:“殿下说的是,总有那一天的。”
监丞候在一边,听着两人的对话,眼皮没来由的猛跳几下。
怎么着?蒙古人不打算走了?
这问题当然不可能问出来,他只能垂着头,把它藏在心里。
外面的雨地里,急急的进来一人,站在门外张望一下,向守在门口的兀良哈台说了几句。
兀良哈台听了,不耐烦的咧咧嘴,也说了两句,打发来人走了。
忽必烈注意到了,看着门口发问:“什么事?”
兀良哈台回头,答应道:“小事,城门守卫说有一个汉军千人队过来了,认牌上是印的汉军千户郑鼎的名謂,想要进城避雨驻扎,我让他们自己安排即可,无须惊动殿下。”
“郑鼎?”忽必烈侧头想了想,道:“此人好像跟着卓尔马罕在东边作战,过来这里做什么?”
“不知道。”兀良哈台道:“报信的没说。”
“会不会时听说殿下困在这边,过来护卫的。”姚枢猜测:“毕竟东边军力雄厚,少一个千人队无所谓。”
忽必烈沉吟一下,觉得既然有认牌在,来人的身份应该没有问题,整个四川都是个战场,大蒙古国的兵马散于四方,过来一队人并不出奇。
这件事并不算大,跟忽必烈正在思索的事情比起来,实在无足轻重,说一句也就过去了。
屋外雨聚风疏,屋里谈古论今,过往未来,都在言辞间流走,都是些深奥的道理,门口的兀良哈台听不大懂,于是复又无聊起来,重复着刚刚看天看地的动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