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立宋》


    第(2/3)页

    在他们后面,大队民壮和宋兵正在紧张万分的捆扎木栅,比人大腿还粗的木头一根根的立起来,排列成一道木墙,天空中落下的箭矢不时的落在人堆里,伴着惨呼带走一条条人命。

    “据盾、举枪!”秦忠孝暴喝着,声音有些沙哑,他都记不清这是今天杀的第几个敌人了,手臂几乎都要失去知觉,机械的挥刀已经麻痹了神经。

    又一群蒙古兵爬上墙基,他们都是全身重甲,用数层牛皮捆扎而成的甲胄即轻便又扎实,打头的一个,狂喊着秦忠孝听不懂的词语,兜头将一把重斧砍了下来。

    这个蒙古人身上已经插了好几根箭,白色的羽毛在甲胄上摇摇晃晃还有些好看,不过秦忠孝无暇去欣赏,那柄重斧一击之力足以开山裂石,他不敢用盾牌去挡,闪身避过。

    脚下一个交叉,左手盾牌一挥,盾面像一柄锤子一样撞在蒙古兵后背上,蒙古兵被惯性和盾牌击得栽倒在地,宋兵一拥而上,身上瞬间就插了好几根长枪。

    秦忠孝的右手没有停着,猛然上挡,格开一根刺到眼前的矛,明晃晃的矛头擦着他的额头刺过去,划开了一道血口子。

    他的力量已经到了尽头,换作平时,这种格挡完全可以把矛头挡得远远的。

    从早晨到傍晚,蒙古人的车轮攻击没有停息一刻,塔海已经暴怒了,在成都城下花的时间太长了,长得令人无法容忍。

    蒙古人不停,没有选择余地的宋军当然也不能停,跟蒙古人不同的是,他们无法去休息。

    城里的人就这么多,四面受敌,每一面都要有人看着,不可能还能有预备队轮休。

    力竭是每一个战斗在城墙上的宋兵同感,每个人都在拼命,对于死亡,人们已经麻木了,挥刀厮杀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一项看不到结束的任务。

    陈隆之在北门的另一面城墙上,这里的战斗虽然比不上岔口处激烈,但同样残酷,蒙古兵没有佯攻和主攻的分别,每一个地方投入的力量都一样凶猛。

    他的剑早就断了,不知道丢在了何方,手中握着的,是一柄踏张弩,他就那么稳稳的端着弩,一箭又一箭的瞄着城下蜂拥而至的人头发射,手指因为长时间扣动弓弦,已经流血,血染红了整具弩弓,就连射出去的箭矢,都带着星星点点的血珠。

    不时有城下射上来的箭插进他面前遮挡的墙砖里,或者飞过他的头顶,飞向天空。陈隆之浑然不觉,依然重复着扣弦、上箭、瞄准、发射的流程,丝毫不乱。

    不时有浑身浴血的兵丁匆匆过来,向他报告各处的形势,这时他就会停下来,思量着发出一道道指令,得到指示的兵又急急的离去,然后他又继续射箭。

    他的亲兵营跟他一起厮杀在这段城墙上,不远处的城墙内侧,陈家家眷们和城里的妇孺们一起,一趟趟把砖石搬运上城,他的那个十岁的小儿子,同样也夹杂在其中。

    没人闲着,每个想活下去的人,都投入进来了。

    当暮色掩盖了最后一抹残阳,新月跃上深蓝色的天空时,蒙古人终于退走了,他们没有选择夜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