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漠里的来客-《立宋》
第(2/3)页
不过,始终还是有人在意的。
由成都府往西南方向看过去,是川西诸夷。在这边,地理与川北不大一样,虽然同样是群山起伏,但山势更加险峻,更加陡峭,几乎没有平地,官道在山谷里转来转去,宛如麻花般复杂。山岭之间,大江大河奔腾驰骋,咆哮向东,水流湍急而暗礁密布,构成了一副美丽而凶险的奇特地理环境。
成都府往南,是嘉州,由嘉州西行,就是雅州和黎州,在黎州往南,与蛮族两林部交界的地方,有一条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大河横隘------大渡河。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发源青海,长流千里,在小金川以前的河段叫做足木足河,小金川往后其流经四川的河段,叫做大渡河,大渡河在嘉州注入岷江。
大渡河将川西横截两段,两岸峭壁高山,万仞千丈,堪称天险,沿河几乎都是激流深谷,要想过河,只有有限的几处水流相对缓和的渡口,至于桥梁,在宋朝时期,是没有的。
嘉熙五年七月,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长江两岸都是一片烈日暴晒,人们都换上了单薄的夏装。但川西黎州的深山老林里,却还保持着几分清凉。
山风从谷间吹过,凉意习习,葱翠的树木满山都是,高大的山体如一个个巨人一样,用自己的身躯将烈日骄阳挡在了身后,在两山山谷里洒下了一片阴凉。
满驼城就座落于山阴里。
满驼城属黎州,乃黎州州治汉源城南方要隘,虽处宋境,却是白马羌的地盘,宋人与羌人共治,白马羌出人,宋人出钱,共筑此城。
要说为什么会在崇山峻岭间大费周章的修建一座军事要塞一样的城池,倒不是宋朝怜勉羌人穷困,大发善心的给他们修筑一座安身的地方,而是为了满驼城边的一座渡口。
大渡河富林渡口,就在满驼城边上。
在这个交通靠走的年代,要横渡江河,除了桥梁,就只有靠渡口了。
以宋人的桥梁工艺水平,要想在这里架一座桥,不是办不到,但是建桥的花费太大,得不偿失,这里居住的都是羌人,花宋朝的银子给羌人修桥,朝中大佬们傻了吗?
所以富林渡口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大渡河在满驼城外富林一带,流速放缓,两岸虽然依旧峭壁高耸,但河道明显开放,宽阔了许多,在湍急的大渡河沿线,这是极为难得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