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狱-《立宋》
第(2/3)页
周朗在袖子里捏了捏拳头,深吸一口气:“不管成不成,我们都要试一试,二郎这孩子,什么都没有了,就这一个老母,不救出来,他是不会死心的。”
冉大器也跟着唏嘘,一想起前天晚上,狗子带回来的消息说,长孙弘想劫狱救母,他就暗暗心惊,私盐贩子的家属,从李家村抄走了几十口人,全都关在恭州府的大牢里,其中就有长孙弘的母亲张氏,那里戒备森严,他一个十二三岁的毛头少年,何德何能敢去劫牢?
他急的团团转,却束手无策,一个商贾,让他想想办法赚钱是本分,让他想办法从牢里捞人出来,简直为难他了。
万般无奈之下,冉璞提醒了一句,学院里的夫子周朗,好像跟知州大人很熟悉,他也和长孙弘也亲近,不如去求求他?冉大器一下就抱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去找到周朗,一番交流,周朗当即就决定,第二天,也就是今日,立马去找宗师道。
“二郎现在何处?安不安全?”周朗的问话把他从回忆里拉出来:“现在风声很紧,李家村那么多人贩运私盐,是朝廷大案,多少人都在盯着,千万别被人查到了。”
冉大器苦笑一下,摇头道:“夫子,说实话二郎藏身何处,我都不知道,只有狗子晓得,他从不流露出来,口风很紧,应该是躲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吧。”
“如此极好,如果张氏救不出来,必定会被判为死罪,秋后问斩,他再被抓到,长孙家就绝后了。”周夫子庆幸的点头:“你我不要去打听,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晓得的人多一人,就多一分风险,即使你我也不要知道。”
冉大器点点头,就听门环乱响,州衙那两扇黑漆带铜钉的厚重大门,缓缓的打开了。
周朗面目肃然,整整衣袍,踏前一步,向开门的衙役拱手道:“烦请通报知州大人一声,不才周朗,求见大人!”
那衙役大概想不到大清早的就有人蹲在门口,于是一脸的不耐烦,冉大器及时的凑上去,媚笑着塞过去一把铜钱。
于是片刻之后,刚刚吃罢早饭的宗师道,在后衙花厅里,与周朗和冉大器见了面。
宗师道的面皮有些浮肿,眼圈也很重,脸色晦暗,看上去似乎睡得不大好。
他坐在圈椅里,周夫子坐在左侧下首,而冉大器是没有资格落座的,只有站在周夫子身后,如同一个随从。
“这么说,周先生也是为那李家村的私盐大案而来?”宗师道板着脸,喝着茶,听了周夫子的来意,没好气的问。
“正是,其实是为了那长孙家的事而来的。”周夫子点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