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蛮族-《立宋》
第(2/3)页
长孙弘听了也是摇头,南宋年间,少数民族政策自然没有那么融洽,汉人以蛮人称各地异族,北边是北蛮、北虏,南边就是南蛮了。
少数民族聚居地,往往在深山大漠间,不通汉化,文明相对低下,在中原江南的士人们看来,就是不尊王道、不懂礼仪的外藩,属于跟猩猩猴子差不多的人等,当然不会有好脸色,从不正眼看人,以上国居之,段五受到那般待遇,是必然的。
“石门蕃情况如何?人口有多少?分多少部落?”长孙弘又问,他有心在打听了。
“石门蕃部在梓州与大理国之间,属瑶民,是西南夷三十七部之一,往前数几百年,是南诏国的一部分。五代时节,段思平被南诏国君猜忌,割大理建国,我们石门蕃就分了开来,与其若隐若离,后来大宋立国,太祖皇帝招揽天下,我们就成了大宋屏藩。”段五也不遮掩,详细的给长孙弘解释,他对长孙弘没有戒心,说的透彻。
“石门蕃部方圆数百里,有众万余人,相对于叙州三蛮另外两部南广蛮、董蛮,要占多数,人民以种地为生,兼顾茶业,四周大山深涧,旁人不得其道而入,不过从石门蕃往大理的路,倒是很通畅的。”
长孙弘问得兴起,于是把在父亲和二叔那里没有问明白的问题都抛了出来。
“那大理国呢,现在是何人主政?何人为君?你知道吗?”
段五奇怪的看看他,道:“这个自然知道,我们经常跟大理国的人买卖交易,盐铁之物,都是跟他们买的,不过二东家你问这个干什么?大理国隔这边比石门蕃还要偏远。”
“随便问问,那边特产丰富,瑞福祥指不定会往那边做些买卖,事先弄清楚,也好办事。”长孙弘随意的找个由头。
段五信以为真,点头道:“大理国现在的国君叫做段智祥,年号天铺,今年正是天铺二年,他继位已有二十二年,笃行佛法,很有尊贤的名声,不过,他却不是大理国最有权势的人。”
“哦?”大理的历史,长孙弘不怎么清楚,只知道会被忽必烈以数千兵灭国,其他的,却不知道了。
“大理国以高姓宰相集权,国君基本就是个摆设,这是有渊源的,上几代国君都是如此。现在这个宰相叫做高逾城隆,大理国八府、四郡、四镇,外加三十七部,几乎都是高家掌握之中,国君的兵力少得可怜,宰相却手握重兵,三十七部也都有自己的部兵。”
“大理国拥众百万,有兵十万,幅员万里,自南诏一蹶不振后,大理国基本上取代了南诏的位置,近年来以大宋为上邦,安于一隅,倒也太平。”
说到这里,段五仿佛想起来什么,振声向长孙弘道:“二东家想法极好的,大理国对大宋仰慕得紧,最喜欢这边的诸般物事,纸张也极喜爱,听说那边的贵人还不远万里,去到宣州一带去买纸,如果瑞福祥把纸卖过去,定然会大有收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