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进士的前途-《立宋》


    第(2/3)页

    金银窝里最逍遥,冉大器感受到了这种欢畅。

    纸坊里的伙计、工匠、杂役,都从中得了好处,工钱翻番,每逢年节还会发点肉食布料,吝啬的冉大器似乎不会这么干,那么必定是那位和蔼的二东家长孙小哥的意思了,大伙都很高兴,觉得进瑞福祥做工简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更为有了二东家这位点石成金的金主而庆幸,要知道,二东家没来之前,瑞福祥已经开始拖欠工钱,有关张的迹象了。

    对这位年龄比自己家孩子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东家,人人都很尊重,而且长孙弘识文断字,文采斐然,听说有两首词作在城里广为流传,连知州大人和转运使大人都首肯,将来一定不可限量。

    人们的尊敬,长孙弘倒没有特别的感觉。

    每天该吃吃、该睡睡,早上起床与李家三兄弟一道去书院,下午散学如果周朗不缠着自己聊知行合一的东东,他就去纸坊,狗子也被他带了去,跟着账房先生学习,闲暇时教授这个农家小子的阿拉伯数字记账法新颖无比,狗子人虽憨厚,却不是愚笨,只要给他合适的教育同样能够表现出过人的长处,他的长处,就是记忆力。

    超强的记忆力加上阿拉伯数字,把账房先生看得一愣一愣的,好几次嚷着不教了,说狗子的方法都是些邪门歪道。

    但狗子还是留下来了,账房先生还是要看长孙弘脸色的。

    但是这么一来,长孙弘和狗子为李家服务的时间越来越少,纸坊生意红火的烧红了半边天,他们俩就基本上除了睡觉,就没有在李家呆过,甚至有时忙起来了,睡觉也没回去。

    李家三兄弟的词稿长孙弘也拖拖拉拉的不那么畅快,三人怨气丛生,周夫子阴魂不散的从李家村追到州城里,“啪啪”响的戒尺老是在他们手掌上回荡,再这样下去,三人受不了了。

    他们也知道长孙弘带着狗子在纸坊里搞什么东东,但不知道长孙弘居然当上了二东家,还以为在里面打工,于是警告了他好几次,要他收敛一点,以主业为重。

    于是长孙弘觉得,现在是时候脱离李家了。

    老是当书童,似乎跟即将腰缠万贯的富豪不匹配啊。

    于是在腊月的一个下午,长孙弘带着狗子,揣着从瑞福祥拿的一些银钱,裹在腰间,装了与李家签的契约,准备过去替自己赎身。

    冉大器本来执意要跟着去的,长孙弘脱离李家于瑞福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担心两个小孩过去李家不一定会同意,有个掌柜的跟着毕竟要好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