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天净沙(三)-《立宋》
第(2/3)页
学子们齐声道谢,返身跪坐下去,李杰也落座,边笑边点头,向左右的宗师道和丁䲕赞道:“今年的学子们,都很有精气神,不愧是我大宋的读书人,不枉我们来这一遭。”
丁䲕含笑道:“合州文风鼎盛,果然与别处不大一样。”
台上说些什么,台下是听不到的,长孙弘夹杂在学生们当中,却在左探右看,瞧瞧哪张矮几上会不会少放了纸张。
正顾盼间,却见莫昌斌这个冤家就坐在相隔三四个座位的矮几后面,正恶狠狠的看着自己,模样极为不忿,似乎对长孙弘也能参加文会大为不满。
长孙弘朝报以哂笑,不去理会,生意人以和为贵,哪来那么多时间去与闲人过不去。
石照县令王学进坐在台上末尾,这时候站起身来,先向李杰等人坐的方向遥遥一拜,然后才面向场中,咳嗽一声,随后中气十足的扯开嗓门喊道:“冬日寒霜,却是磨砺之时,我辈读书人当以圣贤为榜样,苦读诗书,醉心学问,以学济天下为己任,故此,在来年春试之前,州里举办这场文会,希望三县学子能借此良机,相互交流,彼此扶持,为来年的金榜题名,奠定基础!”
“第一场,经义,开题!”
有十余个小厮跑出来,抱着厚厚的题目纸,分发到每个人的矮几上,主宾席上的官员们也得到一张,李杰拿起来,随意的看一看,发现不过是用的《尚书》中的一段,寻常而中规中矩,也就不去在意,与周围的人低声谈笑起来。
学子们拿题作答,场中安静下来,经义场需要安静思考,故而没有人敢喧哗,大家都静静的看着,饶有兴趣的瞧着读书人答题,也是一种乐趣。
宋朝女子虽然能读书入学,却是不能参加科举的,所以宗胜仙不能下场,只能乖乖的坐在主宾席一侧旁观。
“宗姐姐,哪个是长孙弘啊?”陈禹与他坐在一起,伸长了脖子向场中张望:“那首《醉落魄》的确不错,写这词的人定然是个天才。”
“我也不认识。”宗胜仙无聊的托着腮,经义最为枯燥,考的就是死记硬背,毫无个人发挥空间,她回答得也心不在焉。
陈禹朝场中看了一阵,突然发现了一个眼熟的身影,那人坐在场中,大概已经草草写完,也在无所事事的朝四周乱看,在一群埋头作答的学子中分外显眼,让陈禹很容易就看到了。
“那是跟我打架的人啊。”陈禹低声叫道,很是意外:“他也是读书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