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大生意-《立宋》


    第(2/3)页

    狗子有些忐忑,生怕自己做的不好害长孙弘责怪,于是怯怯的问:“如何?二郎,还能看懂吧?看不懂我给你讲。”

    “不用了,你做得很好。”长孙弘表扬了一句,让狗子高兴的笑起来:“你且休息,让我仔细看看,想一想。”

    其实用不着他想多久,狗子的画式图表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举目一扫尽收眼底,上下几十行的纸上,只有最顶端的数行后面的横线多一些,下面的,表示种类的图形后面,横线寥寥,而上面几行,横线要多得多。

    “原来出去的货物,主要是粮食、茶叶、布匹跟纸张啊。”长孙弘用手指的指节敲着桌子,表情严肃,认真的思量着,思考问题时用手指敲击桌子,这是他前世养成的习惯。

    “运进来的,都是盐巴、百货杂事,生活用品居多,种类不一而定,量也不大,看来这时代地域性的封闭对商业影响不小,蜀中经济自给自足,外来的产品很难在这边打开市场。”

    长孙弘皱着眉头,陷入沉思中:“外送的产品,以粮食居大头,粮商自古就是赚钱的买卖,看来果然不虚。”

    “不过做这行本钱要大,而且已经形成规模,各个粮商垄断了市场,要想打进去,没有大佬庇护,根本不可能,明的暗的手段使出来,分分钟就能整死新手。”

    “还有就是布匹,蜀锦名满天下,在南边很受欢迎,工场主要集中于成都府一带,锦官城听说织机上万台,尚且供不应求,价格也可观,一趟下来就可以够一年用度。”

    “但是合州这行业不发达,织场不多,跟从成都府过来的船队比起来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不高,织工的手艺也成问题,短时间内很难与纺织业发达的成都府相匹敌。”

    “至于茶叶、酒类,那是官卖的,寻常人等哪里渗得进去,走私贩卖倒是利润可观,但那不是等于贩卖私盐一样吗?风险太大。”

    长孙弘的目光在纸上一行行的扫过,不住的摇头,生意如此之多,却难以选择,究竟那一行才是自己应该入手的,实在太难决策。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没有大本钱,没有过硬的后台,想要发财立业,真真不容易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