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县学-《立宋》


    第(2/3)页

    这话就有些吹捧了,李文的脑袋一下子昂了起来,骄傲的道:“那是!石照县十乡百村,说起我们李家,那是县尊也知道的,要说钱财,可不比任何人差,好吧,我答应你的条件。”

    他想了想,又道:“不过二郎,你说你跟着我们去干啥呢?你一个书童身份,又不能进学堂,混在县城里做什么?”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分寸。”

    “行,就这么定了。我回去给我爹说去,绝不会有问题的,倒是你可要好好读书,别到时候写不出东西来,坑了哥几个就不好了。什么时候走,我会通知你。”李文甩甩束发的丝质长带,恢复了几分有钱纨绔的尿性,捏着钱袋子带着两个兄弟扬长而去。

    等几人走远,连脚步声和说话声都听不到了,狗子才愣愣的靠上来,向长孙弘抖着嘴皮子道:“二郎,你把我也弄到县里去干啥啊?”

    “难道你一辈子安于在村里种地?”长孙弘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的说道:“不出去看看,永远都开不了眼界。”

    “话是这么说,可是我什么都不会啊。”狗子紧张不已,带着哭腔道:“字也不认得,除了种地别的都不懂,去干什么呢?”

    “不会就学,谁一生下来什么都懂的?”长孙弘站起身,鼓励的拍他肩膀:“不会我教你,你这么聪明,学的一定很快。”

    这年代的乡里人,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别说县城,就是比自己居住的村子大一点的集镇也觉得高不可攀,总觉得城里镇里的人都很高贵,穷困过苦日子的人就这么憨厚,其实在长孙弘看来,就算大宋都城临安,说得雍容繁华,也不过后世一个县级市的水平。

    狗子去过石照县,纵横两条大街的城池在他眼里就是顶天的地方,一听要到那里去生活,他就紧张。

    紧张之余,又有向往,热闹的地方总是要吸引人的,零零碎碎的买卖人、来来往往的人流、热热闹闹的商铺,还有衣着鲜艳的妇女,都是乡人们爱的东西,所以长孙弘宽慰几句,狗子就欣然应承了。

    “不过我爹那里……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狗子有些忐忑,毕竟农户家里,一个男孩等于一个劳力,这在种植全靠人力的年代,是决不可缺少的,家里男丁多寡,决定了这家人的生活质量。重男轻女、生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风俗,也源于此因。

    “我去给你爹说,去县城里给李官人家当差,他不会反对的。”长孙弘一点不担心,拍着胸脯道。

    “那当然好,二郎,你口才好,全靠你了。”狗子高兴起来,咧着嘴巴问:“不过,我们去城里,到底要做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