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入股-《立宋》
第(2/3)页
“正是!”长孙弘打个响指,惊讶的问道:“你去过府城?”
这时代的老百姓,离家五十里就叫出远门,很多人碌碌一生,连县境都没有出过,头发长见识短,张木匠不过一手艺人,钱财不多,关系不广,故而长孙弘有此一问。
“前几年受官府征召,去府城修缮过官仓,年轻时,还跟着师傅去过江南,在那边替官家建过离宫,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张木匠道,还自豪的挺了挺胸脯。
官家,即皇帝的意思,长孙弘意外的偏偏头,难怪这张木匠手艺出众,原来是替皇室出过力的巧匠。
“既然张大叔如此了得,为什么还回来石照县?须知大城之地,人多活计多,不论赚钱居住,都比小县僻壤要好得多啊。”长孙弘奇道。
“话是这么说,不过,其中有苦衷啊。”张木匠听了,却摇摇头,挺得高高的胸脯又焉了下去,有些气短的轻声道:“小哥不知,我等手艺人,虽是靠本事吃饭,不求人不靠人,但落在大城里人的眼中,却是最下贱的人物,在外面无人依靠,连市井闲人都能欺负于你,三天两头上门欺凌,官府又不管,实在做不下去,才回来经营。石照县虽小,却是本乡本土,乡人良善,活得自在些,卖些木器做些小活都能受人尊重,如今人老了,更舍不得离开老家了。”
“原来如此。”长孙弘这才明白,又一想的确如此,哪朝那代,工匠都是地位卑微的底层人物,哪怕你手艺巧夺天工,依然是上不得台面的蝼蚁,宋朝还算好的,在明代,手艺人是匠户,代代相传,不得改变职业,哪怕饿死也要守着官府定的户种死去,更是凄凉。
“张大叔,既然你我谈妥,那这事就算定下了,你明天即可开始按图纸制造碾米机,定价多少,你是内行,看着办就行,到时候知会我一声,有了收益,我们每月一结,如何?”长孙弘拿出一张早已写好了的契约,给张木匠过目。
张木匠不识字,听长孙弘念了一遍,也不怀疑,爽朗的伸出手指头按了花押,一桩生意,就这么简单的达成了。
事情说好,已经快到午时,张木匠要留两人吃饭,长孙弘担心家中张氏挂念,客气推脱了就走。
两人出了张家村,走在土道上,狗子闷声葫芦一般耷拉着身子远远的坠在后面,长孙弘撇撇狗子,问他道:“刚刚在张木匠那里,你就欲言又止的想说什么,又不好意思说,怎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狗子在长孙弘与张木匠交流的时候,一直想说话,却又插不上嘴,嘴巴张张合合的开不了口,长孙弘猜到他心中所想,故意这时候问他。
果然,狗子一脸吃了大亏的表情,无精打采,跟在长孙弘身后,沮丧的道:“二郎,我是想说,那碾米机那么神奇,我们把它摆在打谷场上,一斗米收他几文钱,一石米就是多少啊,李家村那么多田,那么多谷子,光是收钱都够你买一架碾米机了,我记得上次来你就是这么打算的,为何今天过来,你就改了口,要去抽成,张木匠卖了东西,到时候不给你钱怎么办?还有啊,你怎么知道他卖了多少?该给你多少?你又不在这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