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钟离魁远-《纵横道仙》


    第(2/3)页

    易南再次盘膝而坐,这次,他并没有再让丹田中的灵魂分身去感悟了,因为,随着灵魂分身破开了易南的第七感 ,易南的灵台出现了一口道井,这口道井的出现,让易南对道的感悟,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境界。

    易南的灵识渗透进入道井中。

    道井的水就像是水镜一般,易南看到了水镜中的答案。

    易南随之解释:“有一物体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源。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法自然。”

    “小友,很久没有问道这么痛快了!若是再问,想必你还是能够悟出,非十天十夜不能尽幸,时间也不早了,虽然老夫对你问道,让老朽很是幸喜,最后,一个问题,你听好了!”

    “载营魄抱一,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如婴儿乎?”

    易南再次的闭上双眼,神念渗透进入古井中。

    仔细的观悟,只是这一次,古井的水忽地激荡,久久无法平静,易南继续观察,终于,道井之水平静了下来,不过,任凭易南神念透视,依然看不到水镜中的道文。

    易南深深吸了口气,突然想到,绿,静也,曾经,他还在凝气期,便开始练习眼力。观望远山,从过去能望见一里之外的绿叶的纹路,到最后能看到千里之外,远山一树上任何一枚绿叶上的纹路。

    当易南练成了千里眼后,只要不是道门禁锢云烟,寻常的妖雾毒罩,云海云烟,他目光都能渗透,观察到百丈之外。

    再后来,他又时常去观星。

    他刻意的不用神念去感悟星辰的运行轨迹,而是用肉眼去观看星辰运行的轨迹。

    终于,在易南修炼到上元境初期时,易南就能看到星辰运行的缓慢轨迹了。

    故而,在日后的战斗中,只要是同境界之人,甚至是比他境界更高的修士,他们战斗中的攻击轨迹和身法,被易南第一时间便能获。

    从而,在对手还没有完全施展出战技时,靠着自己突然提高的速度,便把敌人灭杀了。

    这也是,在不靠仙术,易南靠着速度击退了石头巨人的原因。

    所谓,量变为质变,初使时,易南便从一枚小小的绿叶,衍生到观星,将来,若是易南的目光能突破银河系,那将多么的惊人。

    而易南

    最初在观远山时,虽然是睁着双眼,却是如同禅定般的心绪,保持十息一吸,九息一呼。

    如老僧入定,如龟蛇冬眠。

    在极致的静的状态下,全身每一个细胞发松,眼、耳、鼻、舌、身、意六感俱放松。

    在这种如入道的状态下,才能最大效果的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眼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一切。

    易南想到这,心中一动,从丹田中用道气之手采了一枚苍宇之木的绿叶。外面包裹着一层金色的符光,并不会再运行时遭到破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