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唯有几位开国老将,翻身上马时动作利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拍了拍身旁年轻将领的肩膀,低声道:“瞧瞧这阵仗,比咱当年打平江府时,更胜三分!” 朱元璋的马率先动了,朝着军阵前方缓缓行去。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与甲胄的寒光、战鼓的轰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 百官的队伍紧随其后,在青石板上拉出一条蜿蜒的长队,朝着那片越来越近的玄色军海,缓缓走去。 城楼下的军阵依旧整齐前行,将士们的目光越过百官,落在那位骑马的帝王身上,眼神里没有丝毫怯懦,只有炽热的忠诚与自豪。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检阅,没有礼乐相伴,却比任何典礼都更显庄重——帝王与将士,在这一刻,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一场跨越君臣之礼的对话。 午门之外,宽阔的广场上,羽林卫的军阵如一道横亘天地的铁壁,整齐划一地列阵肃立。 玄色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兵器斜指地面,折射出森然的锋芒,那股在草原上磨砺出的赫赫军威,如同出鞘的利刃,第一次如此赤裸裸地展现在大明中枢的心脏地带,压得空气都仿佛凝滞了几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朱元璋的身影出现在军阵前时,阵列中骤然爆发出异口同声的震天高呼,数万将士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撞在午门的城墙上,反弹回来,震得周遭的宫阙都似在微微震颤。 那声音里没有丝毫谄媚,只有发自肺腑的崇敬与悍勇,是血与火中淬炼出的忠诚。 朱元璋勒住马缰,望着眼前这片由铁血儿郎组成的军海,黝黑的脸庞因兴奋而泛起潮红,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他抬手挥了挥,每一次动作,都能引来更响亮的欢呼,那股与将士们浑然一体的气势,让他仿佛又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壮年时光。 紧随其后的一众朝臣,看着眼前这震撼的景象,神色愈发复杂。 文臣们眉头微蹙,心中既有对王朝强盛的欣慰,又隐隐有些不安——这般赤裸裸的军威,若有朝一日失控,便是倾覆之危。 而武将们则个个目光灼灼,手按刀柄,眼中满是与有荣焉的激动,恨不能立刻再披甲上阵,续写荣光。 两种心绪在百官之间无声交织,却都被那如山的军威压得不敢显露半分。 检阅完毕,队伍复归午门城楼。 早已等候在此的番邦使臣们按国之尊卑依次就坐,他们看着楼下那肃杀的军阵与被俘的北元君臣,脸上满是敬畏,提笔记录的手微微发颤——今日所见,足以让他们明白,如今的大明,已是万邦不可轻侮的巨擘。 朱元璋携百官登上城楼,立于丹陛之前。御座旁的香炉里,檀香袅袅升起,与空气中尚未散去的硝烟味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第(2/3)页